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粮食作物

蒹葭苍苍——白洋淀的芦苇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7-6-23 12:56:06 人气: 标签:东南亚主要经济作物
导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中这首耳熟能详的名篇,给人以悠远的美感和无限的想象。以至于后人不吝笔墨,以此为题,创作了很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中这首耳熟能详的名篇,给人以悠远的美感和无限的想象。以至于后人不吝笔墨,以此为题,创作了很多衍生的诗词歌赋。尤其是琼瑶作词、林家庆谱曲的《在水一方》,作为同名电影的主题曲,被无数歌手翻唱至今。

  蒹葭,就是在中国广泛分布的水生植物——芦苇,也称“芦荻”。蒹是没有长穗的芦苇,葭是初生的芦苇。有植物分类学家认为,中国芦苇是芦苇属唯一的中国原生种。

  白洋淀的芦苇,根系发达,茎秆高大健壮,芦花穗大有金脉。芦苇不仅是一道美丽风景,也是白洋淀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更是淀上人家编织美好生活的珍贵资源。白洋淀苇编是淀区人民世代传承的古老手艺;白洋淀芦苇画,也是淀区人独创的大美艺术。

  一 苇子是华北平原湿地的原乡记忆,承载着多少代人难忘的乡愁。夏季,绿色的芦苇中掩藏着无数鸟儿的安乐窝。秋季,金灿灿的芦苇上端银白的芦花随风舞蹈,象征着白洋淀人家的财富。

  在淀上人家和华北平原,我们大都把芦苇称为“苇子”。在水资源曾经丰富的历史长河中,苇子是华北平原湿地的原乡记忆,承载着多少代人难忘的乡愁。著名作家孙犁在他的名作《荷花淀》中写道:“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芦苇浑身是宝。芦花穗可作笤帚,花絮可填枕头,五月的苇叶可用来包粽子,鲜嫩的根可熬糖、酿酒,老芦根可入药。成熟的芦苇,可以织席打箔,铺房扎围,编篓围栏,编织工艺品等。芦苇自身含有大量纤维,还是造纸的上好原料。

  我虽然不是出生在白洋淀,但我从小喜欢静谧的苇塘。我出生在姥姥家,那是华北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村,我的母亲是村上的小学教师。村子周边有三个人工挖掘的滞洪用的大水塘,一个水比较浅的大水塘,常年长满芦苇。夏天的芦苇长到中指那么粗,有三米高,芦苇生长得稠密,就成了各种水鸟的天堂。每天都能听到芦苇塘深处各种鸟的啁啾,还有此起彼伏的蛙声。我放学后常跟着大一点儿的孩子头儿一起到芦苇塘边钓。我们砍下一根芦苇,剥掉苇子叶,当作红缨枪玩耍。鲜嫩的芦苇挖回去炒菜吃,口味绝不逊于春笋。1963年洪水泛滥时,学校门前一片汪洋,我们就在芦苇丛中抓鱼。

  我第一次到白洋淀,是作为旅游规划评审专家去考察水乡旅游的。看到比姥姥村里更宽阔的芦苇塘时,脑海里油然浮现一段段童年的记忆。我想起小时候家贫,用剩下的铅笔头儿,用手握不住了,母亲便教我把铅笔尾端削圆,插到一截金黄的芦苇秆里,就可以继续写字。我小学用的圆珠笔,都是将笔芯裹上纸后插到苇子秆里使用的。

  华北明珠白洋淀,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烟波浩渺,壕沟纵横,田园交错,水村掩映,自古盛产鱼、苇,是著名的“鱼苇之乡”。

  这里的芦苇分布广,产量大,且历史悠久。北宋名臣曾公亮和丁度主持官修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里有记载:“自顺安军东至莫州二十里,皆是川堑沟渎,葭苇,泉水纵横……此中国得地形之多也。”北宋官修的地理总志《太平记》也记载称:“淀中有蒲柳,多葭苇。”

  夏季,绿色的芦苇中掩藏着无数鸟儿的安乐窝。秋季,金灿灿的芦苇上端银白的芦花随风舞蹈,象征着白洋淀人家的财富。这是淀区人民收获的季节,收割下来的芦苇,垛满了小岛、岸边,也堆到淀上人家的屋顶,放眼望去,一片金黄。

  二 白洋淀旁的水上人家,几乎男男、老老少少都会织席。“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是孙犁先生在《荷花淀》里描述的一幅优美的水乡画卷。

  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来看,白洋淀芦苇注定是“华北明珠”最好的生态标志,也是燕赵大地厚德载物,赐给水乡人的珍奇资源。

  白洋淀人用苇子编苇席苇箔的历史非常悠久。1981年在白洋淀附近发掘的容城上坡遗址(距白洋淀约15公里)的商代文化层中就发现有苇席痕迹,说明远在三千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编苇席。

  西周时期,苇席不仅成为贵族阶层的日用品,还作为丧葬制用品列入礼制。《通典》记载:“周制……鬲则大夫四鬲,诸侯六鬲……幂用苇席,北面,左衽,带用靲。”《后汉书》记载:“以木为重,高九尺,广容八历,裹以苇席。巾门、丧帐皆以簟。”

  战国时期的贵族生活中,大量使用苇席。战国中山国遗址中出土的精美席镇——诸如双翼神兽、犀牛席镇等,证明席子已是贵族必备的用品。到三国时期,席子就成了百姓常用的物件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东汉末年,涿郡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可见刘备编席子手艺不错,能养家糊口孝敬母亲。

  我外祖父是位秀才,他曾给我讲过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我觉得很神奇。一根苇子能渡江,只有神仙才能做到。后来我读书多了,才知道“一苇渡江”原来出自《毛诗·国风·卫风》:“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一苇”果真能渡河吗?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注疏》中解释:“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原来古人利用芦苇中空的特点,用许多芦苇结扎成筏子以通济,这真是智慧。古代文献《释氏通鉴》里说,禅祖师“(达摩)遂去梁,折芦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达摩就是乘坐芦苇筏子告别南朝,渡江北上,只是被后人神化了,演绎出达摩“一苇渡江”的传奇。

  唐代以来,白洋淀苇席被列为贡品。《郡志·食货志》记载,唐朝上贡“席三千领”,宋朝贡“席二千领”。金元时期一直沿袭,所以白洋淀苇席有“贡席”之称。有考古资料证明,宋金时期,白洋淀苇席、苇箔,沿着大清河运到“海上丝绸之”的起点海丰港(今黄骅市海丰镇),从这里起航,与定州、镇州的丝绸,恒州窑、定窑、邢窑、磁州窑瓷器一起运销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

  我曾于2014年到日本采访日本土木工程、佛教、茶道的,日本高山寺大就提到里很珍贵的苇席。用锦缎包边的苇席,是日本、茶社、家居必备的铺设,而古老苇编技艺都来自中国。在天津港崛起前的海上丝绸之历史上,海丰港就是中国渤海丝、瓷、茶、苇席之的出海口。其上游水运之就是大清河、古易水的水道。

  清朝雍正年间,怡亲王胤大学士朱轼在直隶治洪营田,百姓,白洋淀的苇席生产进入繁荣期。每天无数船只从白洋淀同口镇、端村镇等重镇码头起航,百舸争流,沿着运河、通惠河、白河把苇席运抵的通县、天津的海河沿岸。码头间苇席的交易成为商贸奇迹,仿佛白洋淀人用芦苇编织了一个世界。时期,苇席的种类、规格、式样进一步丰富,安州(今安新县安州镇)“州席”、关城“大花席”和边(村)垒(头)“小边席”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品牌。

  普通的芦苇,成了白洋淀人赖以的主要经济作物,淀里的芦苇色泽光亮,质地柔韧,纤维薄细,这种芦苇编成的苇席美观耐用。长期使用,会变成古铜色或金红色,产生厚重的包浆,因此,白洋淀芦苇有“铁秆庄稼、寸苇寸金”之说。

  《安州志》曾记载:“除织席一条生,别无活计。”白洋淀旁的水上人家,几乎男男、老老少少都会织席,“男捕女织”成为白洋淀最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之一。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是孙犁先生在《荷花淀》里描述的一幅水乡画卷。勤劳智慧的白洋淀人,代编席过程中,传承文化,发展技艺,积累经验,在做工和样式方面不断创新。按照生活用途,苇席可分为苫垫席、炕席、囤席、包装席等,从审美艺术的角度,有平纹、彩纹、回纹、桌面纹、人字纹和大花席等。

  三 “打苇箔”也是白洋淀人的一种手艺。苇箔透气性好,坚韧结实,还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它可以作晒蔬菜干、红薯干、大枣的用具,也可以用作粮囤的围挡。

  到了秋季,银白的芦花在风中摇曳,大人们砍下一车车芦苇,开始“打苇箔”。打苇箔用的架子,与江南编制竹帘子的架子很接近,但做苇箔的架子要长一些。两条腿,两根横梁,最一根三四厘米宽、两米长的平台。前后各有十个拴绳的木轴。先把芦苇晒干,砍头去尾,弄成两米多长的标准尺寸。把麻绳先缠到绕线柱(也称为绕线锤)上,绕线柱很像一个缩小版的棒槌,10至15厘米长、直径2厘米。苇箔架子每边十个绕线锤,把一根芦苇放到架子上,把绕线锤从内外两个方向缠住,再放另一根芦苇,再把绕线柱翻一遍,依次编成两米多长的苇箔。这样编成的苇箔,用途广泛,首先是农家盖房铺顶的必备材料,至今我们仍可以看到许多传统老房子的屋顶,椽子先铺若干层苇箔,再涂上一层黄泥,再铺防水的油布,然后再盖瓦,平顶房子则要用石灰渣子三合土覆顶。

  苇箔透气性好,坚韧结实,还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它可以作晒蔬菜干、红薯干、大枣的用具,也可以用作粮囤的围挡。金秋十月,登高远望,一片片传统房舍的屋顶上,扎起一排排金色的粮囤,里面盛着农家人满满的希望。有的房顶上晒满红艳艳的大枣、小枣,山里红、柿子干,还有的晒满白乎乎、黄澄澄的萝卜干、红薯干……那真是一个彩色的世界,一袭华丽的农村盛装,一道希望的风景,一曲华美的乐章。而托起这丰收色彩的一定是白洋淀的苇箔。

  劳动者的智慧来自劳动需求。马克思曾说过生产生产着消费,消费生产着生产。白洋淀芦苇编织技艺从一开始,就是为生活和生产所用的。所以,只要有需求就有生产。从编苇席、苇箔,到编捕鱼捉虾的各种用具。渔樵耕读是淀上人家千古不变的生活轨迹,所以,智慧的劳动者不断探索、创造芦苇编织的渔樵耕读用具。往房梁上挂干粮用的吊篮,捕鱼虾用的捕鱼篮、大高篓,带饭用的干粮篮子、水壶篮子,也有文房用的纸篓、砚篓、砚盒,还有装饰室内外的立帘、线帘、篱笆帘、芦苇天花板等等。立帘选用金的苇秆子,切成数厘米小段,用丝线而成,有的还加上彩色串珠,非常别致。线帘苇箔用棕色线绳当经,以去皮苇子为纬编织而成,用作遮挡的窗帘和居室门帘,既实用,又可当装饰品。篱笆帘是用带皮的苇子串成,用于水畔、湖滨洗澡围圈换衣服和花圃挡风。

  苇天花板是用两层以上苇篾编织成不同图案,再粘在胶合板上制成,主要用作房间的墙壁板、屋顶的天花板。图案有十字纹、方块纹、三角纹、人字纹、胡椒眼等花型,用苇天花板装饰室内古雅素静,使人有置身于自然景物中之感。可以说,苇编制品是白洋淀人的主要生产生活工具,也是白洋淀人的主要生活来源。

  四 白洋淀芦苇工艺画经过民间艺人潜心探索创新,20世纪80年代乘着的东风日趋成熟,成为具有浓郁白洋淀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我第一次看到白洋淀芦苇画,就被这种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征服了。我作为评委,曾连续九年出席省旅游商品评选活动,目睹了国内各地旅游商品相互抄袭的乱象,我一直旅游商品创新要“世界视野、中国高度、本土特色”。白洋淀芦苇画之所以令我振奋不已,就是符合了这三个旨,体现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道理。

  白洋淀芦苇画发明于明朝初年,编苇席的工匠太富有创造了,将芦苇编织成各种图案,保持芦苇本色,做成挂在墙上的画,取名“苇编画”。清代苇编画艺人们走出淀区,见识多了,受瓷器和西洋画的影响,开始创新,从色彩到立体效果上进行改进,更名“芦苇工艺画”。

  芦苇工艺画经过数代民间艺人潜心探索创新,20世纪80年代乘着的东风日趋成熟,成为具有浓郁白洋淀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芦苇工艺画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选料考究,选用淀内六月的新苇,经十几道工序及多种艺术手法精心制作而成。首先要截取苇尖,解开苇子,去节、去皮、刨瓤、浸泡、压平,再根据图样在苇片上绘图、写字、雕刻,用烙铁烙出深浅不一的图案。芦苇工艺画不仅借鉴了中国画多点透视、意境幽深的艺术特色,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内涵,而且其画面本色天然、色泽朴素淡雅,野趣十足,有浮雕般的立体感,给人以返璞的感觉。因其取材于白洋淀天生芦苇,创作过程不任何化学染料,百年不腐,所以被誉为“绿色艺术品”。

  随着时代发展,白洋淀芦苇工艺画还与多种工艺品不断融合、嫁接,创造出芦苇画瓷瓶、芦苇画宫灯、芦苇画瓷板等复合艺术品,把芦苇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瓷器、宫灯结合,成为最中国、最燕赵的艺术经典产品。

  目前,芦苇工艺画已成为来白洋淀观光的游客首选纪念品,获得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展金、第七届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特色旅游商品金等荣誉,曾代表参展上海世博会,在民间工艺馆展示。

  古老美丽的白洋淀,浸润着乡愁的芦苇,在聪明智慧的人民手中,创造了流传千年的苇席、苇箔、苇篓和芦苇画技艺。白洋淀的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编织出美好生活,创造出独特艺术,在享受劳作快乐的同时,把白洋淀的美,编织成华丽的人文篇章。(梁勇)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