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粮食作物

陕西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成效显著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23 16:40:46 人气: 标签:陕西粮食作物
导读:“今年玉米长到2米多高时大面积爆发粘虫,其他植保机械都无法派上用场,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无人机飞防作业队可帮了大忙,施药效率高,效果好。近两年,我…

  “今年玉米长到2米多高时大面积爆发粘虫,其他植保机械都无法派上用场,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无人机飞防作业队可帮了大忙,施药效率高,效果好。近两年,我们通过培育专业无人机飞防队,补齐了植保这个短板。”近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农机局局长刘光洲说。这是陕西推广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缩影。在探索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道上,陕西省农机局与时俱进,不断大胆尝试新模式,取得良好成效。2013年,该农机局制订3—5年计划,在凤翔县和临渭区创建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在宜君县创建旱地地膜玉米“单作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在汉台区创建水稻小麦(油菜)“两茬平作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时至今日,四个项目已经完成,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全省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四个项目实施工作实行省、市、县分级负责制。省农机局负责资金落实、总体方案制定和抽查监督工作。各市农机局负责县级实施方案和试验田建设方案审定、实施过程的全程指导和年度工作验收,各县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和试验田建设方案制定、具体组织实施、完成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和试验田建设工作总结。”陕西省农机局局长何存贵介绍道。项目一经批准,与项目相关县市迅速成立领导小组,与农业、农技部门协调合作,共同探索出农机农艺融合的新子。“我们区农机局与农业部门承担的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项目、省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相融合,集中资金,提高创建效果。同时项目各单位,积极配合项目的组织实施。农机部门优先满足在购置补贴中项目区群众及专业合作社对机具的要求,农业部门负责做好优良品种选配、配方施肥、水肥含量的测试以及出苗及玉米产量的测试等。财政部门负责区级配套资金和项目经费的落实,这些措施将有力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协调配合工作刘光洲表示。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开展,各层级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培训与宣传力度,“我们县在‘三夏’、‘三秋’关键农时环节,举办多种培训班,抓住关键农时及时召开项目推介会和现场会。据统计,几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会、机具演示会等17次,累计培训群众580人次,印发宣传资料、技术问答4千余份。”凤翔县农机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王维介绍。除了加强宣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地严格按照农机化项目资金管理,建立专帐,专款专用,凡是大额项目资金支出均由区项目实施领导组审定,并主动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均未出现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行为。

  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的种植范围主要集中关中平原,这也是陕西省粮食主产区。由于关中平原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如何形成可复制、可操作的标准化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是当地农机部门一直追求的目标。

  从2013年5月开始,临渭区农机局均在官道镇满寨村二组建设50亩试验田,进行不同播种模式的对比试验。同时,在满寨等四个村建设了10000亩示范田,完成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任务。通过依托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实验田和示范田,探索适合同类区域小麦—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制定出生产技术规范,为全面推广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全面实现标准化奠定的基础。王维介绍,“我们最终确定了‘小麦机械化收获→小麦秸秆捡拾打捆→玉米免耕施肥播种→玉米田间管理→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深松(选择性作业)→小麦免耕施肥播种→小麦田间管理’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重点推广免耕施肥播种机械、联合收获机械、深松整地机械、高效植保机械,全面推行‘农机部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行式。”承担示范试验区作业任务的瑞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瑞峰对于该项目信心满满,“在项目区内,我们年实施小麦播种面积1万亩,提高小麦产量8%,按小麦亩增产23公斤计算,可增加小麦产量23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42万元以上。年实施玉米播种面积1万亩,提高玉米产量15%,按照玉米亩增产45公斤计算,可增加玉米产量45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72万元以上。累计增加农民收入114万元以上,并且减少作业工序2-4道,亩降低作业成本30元左右。如果按照该标准化作业方式,农民肯定受益。”

  “这是我们做的对比试验田,你看这两片玉米的长势完全不一样,采用全程机械化化技术的明显要好得多。村里2000亩耕地基本都实施了旱地地膜玉米‘单作区’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全村的农民朋友都非常高兴。”站在杨坪村地膜玉米试验地头,宜君县农机推广站杨莉莉兴奋地说。

  “宜君县是典型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年种植玉米面积36.7万亩,其中地膜春玉米12万亩。县域98%农耕地属缓坡旱地,在下暴雨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高效利用有限自然降水资源,最大限度地蓄积并保存于土壤之中,变不均匀的降水为比较稳定的供水,克服降水与农作物需水不相吻合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降水资源的生产效能,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技术关键。”铜川市农业局农机科科长侯鹏介绍。

  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宜君县农机推广站最终确定了“播前整地—起垄覆膜施肥膜侧精量播种—田间管理—残膜捡拾—玉米收获秸秆还田覆盖—深松整地(或浅旋)的技术模式”。机械装备配套模式为一千亩地膜玉米需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台深松机、3台旋耕机、3台履膜施播种机。对此杨莉莉指出了该模式五大优点,“一是膜面的降水能聚集膜两侧的沟内,具有控制水分蒸发流失、蓄水保墒、抗旱效果;二是具有增温、培肥地力效果;三是减少放苗、间苗工序,具有提高机械作业效率,节约成本效果;四是残膜便于捡拾,减少土壤面源污染。五是具有增产增收效果,亩增收255元多。”

  汉中市汉台区农机部门在水稻生产模式创建中,将项目建设的重点放在硬盘育秧、秸秆还田、机械整田、机插秧、植保等全程机械化生产环节上,在小麦生产模式创建中,紧紧抓住机防、机收、机播三个环节,同时大力推广油麦兼用型小麦条播机。在油菜生产模式创建中,以机械直播和联合收获两个环节为工作重心,引进油菜联合收割机、油菜直播机。油菜直播试验田显示出苗齐、苗壮、苗匀、无换衣等优势明显。

  据汉中市农业机械管理站陈虎介绍,汉台区在试验田建设上开展了三项试验,一是技术模式试验,严格按照“稻油(麦)一年两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执行;二是组织经营模式试验,对组织经营模式采取横向对比的方法,与分散种植的农户进行对比试验,总结提出了四种组织经营模式,并给出了保障措施;三是机具配套方案试验,对育秧(播种)、整田、插秧、植保、收获、烘干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提出了机械装备配套方案。“通过长期的试验和对比,我们总结出‘水稻小麦(油菜)两茬平作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取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汉台区农机化技术推广与监理中心副主任何成林表示。

  据了解,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后,汉台区水稻种植综合效益平均每亩可增收节支744.5元。通过项目的示范,促进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快速发展,全面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小麦机播技术可一次完成旋耕、碎土、灭茬、开沟、播种、覆土、七个环节,省工、省时、省钱,实施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每亩可降低生产成本440元。油菜机械化直播与人工撒播育苗移栽相比每亩省工2.5个,机械化联合收割与人工收割相比每亩省工2.5个。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还将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农民收益明显增加。水稻育秧环节的农用薄膜及农药、化肥使用量明显减少,减少了白色污染,降低了粮食的农药残留,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由于去掉了烧温室育小苗秧的中间环节,减少了大气污染,改善了。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