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粮食作物

商丘市梁园区孙福集乡:无公害蔬菜让村民在口致富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21-4-15 8:30:20 人气: 标签:蔬菜是经济作物
导读:梦见河水上涨“老马,这边缺个筐,帮忙送下呗。”“老马,这些白菜码好了”7月25日上午,在商丘市梁园区孙福集乡耿胡庄村蔬菜内,68岁的贫困户马保林忙的不亦乐乎…

  梦见河水上涨“老马,这边缺个筐,帮忙送下呗。”“老马,这些白菜码好了”7月25日上午,在商丘市梁园区孙福集乡耿胡庄村蔬菜内,68岁的贫困户马保林忙的不亦乐乎。这几个月,他过得“比较带劲”,每天在蔬菜干活轻松,早餐午餐有人管,还能和人闲聊解闷,每天还有70多元收入。

  和马保林一样,耿胡庄村及周边村庄的很多贫困户今年都有这样的“待遇”。这得益于耿胡庄村村王文全、王彦全和王忠全三兄弟。今年疫情期间,王彦全在网上捐献义卖了1万斤爱心青菜,现在,他和兄弟们的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吸引了周边100多名群众来此打工,有力的助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7月25日上午,商丘市梁园区孙福集乡耿胡庄村的青菜内,翠绿色的青菜随处可见,一颗颗青菜随风飘扬,等待人们的采摘。一座座遮阳伞下,三五成堆的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他们熟练的将青菜从地里拔出,用小刀迅速切除根须,将老叶去除,只保留最新鲜的部位,放在筐内码好。

  旁边的机动三轮车和货车在等待着,随时将码好青菜运走,经冷库周转,迅速送到杭州、台州等南方地区。

  “一天能收成4万多斤。” 青菜负责人是王文全、王彦全和王忠全是亲兄弟。王彦全是耿胡庄村村民,在家排行老四,之前在南通做生意,2015年开始种菜。为了能给家乡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几经考察和思量,2017年,他决定回到家乡种植无公害蔬菜。

  今年春节期间,疫情席卷神州大地。2月15日,王彦全看到“疫情”期间市民吃菜难,就主动联系网络希望能捐赠蔬菜助力疫情防控。商丘市委网信办接到信息后,立即组织人员开展公益义卖活动,确定了“5斤青菜5元钱”网络下单、爱心义卖的形式销售,所筹全部捐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最终,整个义卖活动爱心捐赠了1万斤蔬菜。

  三哥王文全、五弟王忠全也都在外面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为了助力家乡发展,经过发展,也都参与进来,和王彦全一起,将蔬菜种植面积从之前30亩扩展到了现在300亩。

  “真正得到实惠的还是咱贫困群众和村里年龄偏大的留守人员。”孙福集乡包村干部韩经领告诉记者,王彦全的蔬菜扩大规模后,因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每天雇佣工人有100多人,每天按小时算工钱,早餐午餐全包,每天收入工资60元——100元不等。

  据悉,孙福集乡是水源地区,这里没有重工业和污染企业,空气清晰水质清澈,特别适合农产品特别是经济作物生长。

  韩经领介绍说,虽然这里适合种植经济作物,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王彦全和兄弟们有种植蔬菜想法后,乡和村委会及时帮忙流转土地等,尽快让蔬菜成型。成型后,吸引了许多村民在此打工,助力了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

  “青壮年都出去到打工了,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年龄偏大、出外找不到工作的。”耿胡庄村党支部胡步提说,蔬菜成型后,留守在家里的村民们有了一份稳定收入,现在村里脱贫致富、勤劳致富的氛围特别浓。

  “我从春节就开始在这里干活,能顾家还能挣钱,已经快1万元了。”朱大楼村村民王锦铃今年66岁,儿女都在外面忙于工作,三个孙子孙女需要她照顾。每天早晨她把孩子们送到学校后,就来这里工作,晚上再去接孩子们放学,“中间有啥急事儿可以随时离开。”

  耿胡庄村的万凤英今年70岁了,是村里的低保户,“我年龄虽然大,但这活轻松,收入每天日结算,不拖延。”

  提起在蔬菜工作,很多正工作的村民都围了上来。他们告诉记者,这里工作轻松、劳动强度低,很适合他们年龄偏大的人来干活,“咱有了收入,不用动不动就给儿女要养老钱,还有余钱给孙子零花,多好。”村民们说,因为都来这里打工挣钱,现在村里连打麻将都凑不成一桌了。

  据悉,王文全、王彦全等人的的蔬菜种植一年可生长8茬,每茬蔬菜能够采摘28天,这样几乎可以确保村民们每天来这里有活干、有稳定收入。

  但王彦全等人也有自己的烦恼,现在蔬菜种植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以青菜为主, 而青菜在当下价格偏低,行情不好,销售量上不去,需要寻找更加稳定的货源。且他们的种植虽然规模扩大了,可相应的配套设施如道、打井等并没有完善,冷库也没有修建,而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所能完成的。

  下一步,王彦全准备将蔬菜品种多元化增加,并搭建蔬菜大棚,在寒冬时节也能尽可能为市场提供更多无公害蔬菜,并在寻找客商和修、建设冷库、打井等方面寻求更多的支持。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