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水产养殖

合肥将打造城乡统筹新典范 探索美好乡村建设新子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6-1-19 17:00:35 人气: 标签:水产养殖大棚建造
导读:核心提示:未来5年,合肥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契机,打造城乡统筹新典范,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美好乡村建设为核心,力争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核心提示:未来5年,合肥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契机,打造城乡统筹新典范,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美好乡村建设为核心,力争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动合肥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曾经,在巢湖市烔炀镇中李行政村河口张中心村村民赵凌云眼里,村里的土是晴天一层灰,雨天一脚泥,晚上出门没灯。如今,依靠美好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村里的水泥通了,灯装上了,污水处理站建起来了,房前屋后绿化了,赵凌云也开起了农家乐,依托巢湖岸边旅游业发展,了致富道。

  河口张村的变化是合肥城乡统筹发展的一处缩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看农村。过去5年,合肥进入统筹城乡力度强、经济发展快、面貌变化大、农民增收多、发展优的时期。

  未来5年,合肥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契机,打造城乡统筹新典范,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美好乡村建设为核心,力争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动合肥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焕然一新三年整治自然村2326个

  2014年8月,赵凌云将自家房屋改建后,自掏腰包一百多万元开了一家名为“新云水产”的农家乐饭店,专为游客提供巢湖特色鱼虾美食。饭店营业后生意火爆,旺季时能一次性摆上十几桌,日入四五千元不成问题。目前,赵凌云投资成本已经收回。

  以前赵凌云没想过创业的事情。“美好乡村建设进村后,村里大变样,基础设施跟上去了,我们农民创业也有了基础。”

  据中李行政村党总支司友成介绍,2014年,河口张村被列为全省82个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240多万元,进行了基础设施和建设,治理脏乱差,实现了道硬化、晚上亮化、污水净化、房前屋后绿化。司友成说,新修的水泥通向各家各户,新增了七十多盏太阳能灯和照。为了处理污水,村里建设了小型污水排放站。在房前屋后能种草栽树的地方,实现了绿化美化。村里还建设了广场和球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河口张村紧邻巢湖北岸,环巢湖大道穿行而过,游客可来此游览巢湖边的烔炀湿地、月亮湾公园、李克农故居等景点,发展旅游业和农家乐优势独特。经过美好乡村建设实现村容村貌大变样后,2015年,河口张村申报了巢湖市美食示范村。目前已有4户农家乐对外营业,6户正在积极筹备。司友成介绍,未来,该村将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村、旅游示范村、美丽田园村。

  据合肥市农委统筹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来,合肥市开展了美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市规划建设211个省级示范村,整治自然村2326个,打造市级美好乡村示范区1个,整乡镇规划建设区5个,惠及全市60多万农户。

  过去5年,合肥市统筹城乡实现新突破,乡村建设步入“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齐头并进的新阶段。通过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百村万户精准脱贫计划”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农村贫困区域民生大幅提升,预计5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的9%下降至2.3%;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7年实现跨千元增长。

  未来5年,合肥市将加快建设美好乡村。以改善农村人居为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先行,率先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转变,建设农民美好家园。结合特色产业开发、生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合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突出中心村培育和特色村建设。探索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新子,创新美好乡村建设模式。

  双飞共舞农业经济步入三产融合新阶段

  如何打破城富乡穷的二元结构,实现“大手拉小手,城乡齐步走”?让我们先从一块地的嬗变开始说起。

  在庐江县郭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内,一片占地50亩的提子观光园吸引了很多喜爱农村采摘游的市民的目光。2015年,该观光园实现产值120万元,亩均产值超过2万元。而在该观光园投产前,这片地原本种的是一季稻加一季麦,亩均产值才两千多元。

  同样一块地,为何产值相差近十倍?据观光园的创始人徐云丽介绍,早在2013年,她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工作,和爱人一起回乡创业,流转了100亩土地,成立了安徽清水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家庭农场),将其中50亩发展成提子观光园。为了品质,他们遍访国内多个城市,引进了黑珍珠、阳光玫瑰等提子新品种,建设连栋温室大棚精心培育。2014年收获5万多斤提子,由于品相佳,最低售价在25元左右,比5元到8元的市场价高出数倍。当年夏天,在当地农委及示范区的支持下,徐云丽夫妇举办了庐江县首届提子采摘节,推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在徐云丽夫妇的带动下,当地有十多家农户纷纷转型提子采摘种植,一同了致富。

  徐云丽说,依托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的好政策,他们有机会从事现代农业,将资金和先进技术引进到这里,从而实现了农业创富的梦想。“接下来,我们准备搞一个青年农民创客空间,打算流转50亩土地,引进5到10名农业创客进来,提供给青年人在农村创业。”徐云丽介绍。

  据合肥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以来,合肥市现代农业建设加速发展,统筹城乡不断深化,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农业经济由注重一产步入三产融合的新阶段,“三农”工作实现“8个翻番”: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由100万亩增加到突破31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由26.39万亩增加到6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由150家增加到434家、国家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由15个增加到8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由1386家增加到6678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由588亿元增加到突破1100亿元、土地流转面积由100万亩增加到304万亩、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6620元增加到15900元。

  未来5年,合肥市将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契机,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美好乡村建设为核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

  合肥市将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力争到“十三五”末,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合肥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青山绿水农业转型升级突出生态

  在肥东县白龙镇,奶牛存栏量达1.8万头的现代牧业肥东牧场坐落在这里。面对每年产生的巨量牛粪,该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粪污发酵系统,日发电量达到1.4万度,每年产生沼肥量约50万方。这些沼肥为周边种植大户的3.5万亩良田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料。

  新农村建设要留得住青山绿水。“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围绕城郊型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的战略定位,突出“生态”,推动城乡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一体发展。在生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建设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示范20万亩,全域开展午秋两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统筹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田生态治理,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200万亩。

  未来5年,合肥市将打造16项重点工程,其中就包括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此外,扶贫开发攻坚工程、美好乡村建设工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光伏下乡工程、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工程等,让合肥未来5年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

  晨报记者王凯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