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特种养殖

西安“丝一号桥”遗址发现中国最早木板船(组图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6-2-23 11:15:36 人气: 标签:花与蛇3
导读:现在的渭河西安段,船只难觅,然而在古代,渭河曾是重要航道,来往船只繁忙。昨日,华商报记者在西安渭桥遗址考古工地发现,年初才露尖尖角的古船,专家通过考古…

  现在的渭河西安段,船只难觅,然而在古代,渭河曾是重要航道,来往船只繁忙。昨日,华商报记者在西安渭桥遗址考古工地发现,年初才露尖尖角的古船,专家通过考古发掘发现,该古船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木板船。而令人惊奇的是,其造船技术与当时罗马技术一样。

  “厨城门一号桥”多宽?双向六车道

  渭桥遗址地处西安城北汉长安城北侧,2012年4月被发现以来,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考古院联合发掘,先后抢救性发掘了汉长安城厨城门桥群和洛城门桥,该项目荣获“2013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

  在渭桥遗址,虽然早已不见桥的踪迹,然而在沙地里竖立着许多粗粗的桥桩,其中厨城门一号桥最大,长880米以上。昨日,中国社科院考古专家、考古工地负责人说,该桥应是当时的国家工程,也是跨越渭河的重要通道,之前他们在该桥考古中,认为桥桩宽15.4米,如今,他们在桥的北端发现,最宽的桥桩距离近23米,相当于现在的双向六车道,桥面和栏杆加起来会更宽,可见当时这座桥多么宏伟。

  专家介绍,这座桥也被誉为“丝绸之第一桥”,当年张骞就是踏着这座桥西域的。为何张骞出使西域,不往西走而是往北走呢?解释说,当时的汉长安城西边和南边是皇家园林上林苑,上林苑有着高高的围墙和森严的管理,所以张骞只能先往北走,沿着该桥跨越渭河,之后再往西走。据专家介绍,现在“三桥”名字就来源于渭河桥,当时有中、东、西渭河桥,因此有了“三桥”的地名。

  木板船折成两截 承载量3到5吨

  在今年年初,考古人员在渭河桥遗址的北侧岸边发现了古船,该船的发掘进展如何呢?在现场,华商报记者发现,原来古船的已用塑料包裹了起来。介绍,这艘古船前不久已清理完毕,现在已经回填了,之后考古专家将对该古船制作方案。

  令考古专家激动的是,该古船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木板船,船由起初的筏发展到独木舟,后来技术革新才有了木板船。该船船长近10米,船宽2米左右,深六七十厘米,而且折成了两截,根据推测,该船的承载量在3到5吨。介绍,根据船所处的层位,还有在船上发现的五铢钱,可推断该船可能是汉代古船。目前,他们已经对船的木头做碳十四测年,等到结果出来后,就可以确定古船的具体年代了。

  罗马造船技术如何传到长安?

  据了解,该船是由16块船板拼起来的,而且拼接方法采用榫卯结构,船板之间用一个小木板嵌进去,然后再用木头钉子固定,说,这种榫卯结构在罗马时期地中海区域木船上广泛使用,在其他地方很少发现,这是在东亚甚至在罗马之外首次发现这种结构。

  那么,罗马造船技术如何传到长安,当时古罗马与中国有着怎样的交流,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古船为何被折成两截,是否了大风浪或者什么变故,也颇令人好奇。

  据考古人员介绍,在渭河古河道曾发现过多处古桥遗址,还有一些码头的桥墩,然而在渭河古河道中明确断定为船只的却很少,这次发现为研究当时的渭河航运提供了实物资料,价值极高。

  木板船折成两截 承载量3到5吨

  筹划建立中国古桥博物馆

  此外,考古专家对渭河古河道的北移也充满了兴趣。考古专家在该桥沙层中发现了清朝乾隆时期的古钱币,经对木头的碳十四测年,桥桩最早是汉武帝时期,那么该桥有可能从汉代沿用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使用了近两千年后才被废弃。经过测算,从古渭河的北岸到现在渭河的北岸,距离4.4公里,这也意味着渭河古河道在历史上北移了4.4公里。在1933年的地图上发现,当时的地图在古渭河的没有任何显示,他们推测有可能这里还是水域,这样的话渭移则只用了数十年,着实令人难解。

  对于这些古桥遗址下一步该如何,专家介绍,他们正在积极筹划,希望能够在此建立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中国古桥博物馆。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