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药科作物

不同淹涝强度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农艺性状和生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1-14 0:22:56 人气: 标签:中国水稻科学
导读:在分蘖期对目前湖南省普遍栽培的16个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进行不同淹涝强度处理,测定了淹涝处理对杂交稻和常规稻的农艺性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在分蘖期对目前湖南省普遍栽培的16个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进行不同淹涝强度处理,测定了淹涝处理对杂交稻和常规稻的农艺性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片相对率的高低表明杂交稻的耐淹涝能力明显强于常规稻。2)随着淹涝的增加,杂交稻和常规稻的株高都呈现出低-高-低变化规律,杂交稻出现最高株高的在处理4d后,常规稻在处理2d后。3)随着淹涝的增加,杂交稻和常规稻的始穗期推迟的都增加,杂交稻始穗期推迟的幅度小于常规稻。4)随着淹涝的增加,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都降低,杂交稻下降的幅度小于常规稻。5)随着淹涝的增加,杂交稻相对电导率上升的幅度小于常规稻;在杂交稻中,丙二醛含量逐步上升,常规稻表现为先升高后急剧降低的变化趋势;杂交稻脯氨酸含量上升的趋势大于常规稻。杂交稻耐淹涝的能力强于常规稻。

  【正文快照】: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水涝灾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1950-1990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涝面积达814万hm2,面积448万hm2;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广东和6省的平均受灾面积为435万hm2,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1]。1998年受灾面积和面积则分别为2229.2万hPDF全文下载CAJ全文下载

  陈永华;吴晓芙;胡日利;蒋丽鹃;陈明利;;廖娟;;花卉水培的机理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何威;;涝对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J];河南林业科技;2011年02期

  叶龙华;杨振意;薛立;列淦文;黄香兰;;3种幼苗对水淹的生理响应[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刘志彦;陈桂珠;田耀武;;不同水稻品系幼苗对砷(As)的耐性、吸收及转运[J];生态学报;2008年07期

  ;熊洪;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徐富贤;;杂交中稻耐淹高产栽培和减灾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年12期

  刘志彦;田耀武;陈桂珠;;复合污染重金属在水稻不同部位的积累转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孙玲丽;控释肥在无土介质中的养分淋溶特征及对花卉生长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高丽萍,夏涛,张鹤英;猕猴桃衰老中膜脂过氧化指标-丙二醛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文建成,陈学宽,符菊芬,范源洪,高玉蓉,夏红明;质膜透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评价甘蔗品种抗旱性初探[J];甘蔗;1998年03期

  李乐农,麻浩,李继军曾盔,孙福增;淹水处理对不同水稻品种碳氮代谢的影响[J];湖南农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蔺万煌,孙福增,彭克勤,李乐农,王惠群,夏玮;洪涝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张宏玉,黄英金,王德煌,漆映雪,钟平安,李桂花,刘凯,况慧云;水稻灌浆期耐热性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汪耀富,韩锦峰,林学梧;烤烟生长前期对干旱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J];作物学报;1996年01期

  李阳生,李绍清,李达模,李振声;杂交稻与常规稻对涝渍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2年01期

  王国莉,郭振飞;低温对水稻不同耐冷品种幼苗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4期

  张利;隋新霞;王羽;樊庆琦;李根英;楚秀生;黄承彦;;不同熟性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刘迪;金忠华;;;双微生物液浸种对玉米幼苗生理及生长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江燕霞;杨建平;马宁;袁亭亭;;;微生物液体肥料SP-100对油菜苗期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秦建彬;谢宇;林丹青;;植物生长调节剂比久对大花蕙兰生长状况与开花习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孙爱清;万勇善;;张昆;秦兴国;;干旱对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张晓艳;;刘淑云;封文杰;王风云;朱建华;;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王灵燕;贾文娟;鲍敬;陈天舒;王宝山;;不同甘薯品种苗期耐盐性比较[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林;殷绪明;龙小军;;低温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郭玉华;;季节低温对三种热带果树光合作用和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3期

  朱桂才;罗春梅;;淹水下禾本科植物解剖结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8期

  许瑛;陈煜;陈素梅;平;陈发棣;管志勇;蒋甲福;;低温处理对菊花叶片SOD酶和CAT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黄苏珍;;铅、盐对喜盐鸢尾生长及生理抗性的影响[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李会彬;边秀举;赵玉靖;赵玉新;杨建肖;刘国勇;;不同氮磷用量对野牛草叶绿素含量及草坪质量的影响[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铸;刘永红;;青贮玉米耐旱关键指标的筛选及其遗传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杨勤;陈猛;刘永红;铸;高强;柯国华;;覆盖栽培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郝艳宾;齐建勋;建;张建甫;吴春林;王维霞;;核桃仁中的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兰海波;肖建忠;;萘乙酸(NAA)对盆栽冬红果不同时期观赏性状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论文集[C];2006年

  王久兴;;营养液酸碱对管道水培叶用莴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郑钢;舒美英;蔡建国;吴家森;;4种湿地植物抗旱性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2009年

  张朝;菲;史培军;;水稻的洪涝灾害损失综述—基于结合水文模型的农作物产量损失评价的思考[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刘卫东;湖南假俭草遗传多样性、生理学特性及护坡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刘;普通烟草中的白肋型烟草叶色性状遗传及其质体色素差异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宋广树;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低温冷害诊断指标与远程决策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锦;灰木相思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寒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马琳;NaCl对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及耐盐性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陈欣;烯效唑纳米颗粒混悬剂的制备、表征及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潘香梅;外源脱落酸(ABA)对Na_2CO_3下黄瓜幼苗生理化特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颜霞;外源GA_3和6-BA对NaCl下不同草莓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李开江;石鹤付;史健;顾长善;;分蘖期淹水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0期

  陈祖玉;彭其安;;不同淹水时期对水稻形态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1期

  傅前虎,李金才,雷鸣;孕穗期根际土壤淹水对小麦氮素代谢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李金才,尹钧,魏凤珍,张文静;不同生育时期渍水对冬小麦P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陆晓民,朱世东,谭啸;淹水下不同药剂对早熟毛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何嵩涛;刘国琴;樊卫国;;水涝对银杏内源激素和细胞溶质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秦雪峰;高扬帆;张育平;;盐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高丽萍,夏涛,张鹤英;猕猴桃衰老中膜脂过氧化指标-丙二醛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黄木易,王纪华,黄义德,黄文江,赵春江,刘良云;高光谱遥感监测冬小麦条锈病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朱永波;张仁和;卜令铎;韩苗苗;薛吉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叶片生理参数的光响应[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翠英;苹果属砧木资源幼苗的耐低氧性评价及其对低氧适应的生理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王永华;花后渍水对两种筋力型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及其调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陈嵘峰;黄瓜品种资源的耐涝性鉴定及耐涝相关性状QTL的初步定位[D];扬州大学;2009年

  ;章玉平;林柔;;白纹草水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兰军;许雷;;烟草水生根中体内氧化酶活性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陈永华;吴晓芙;陈亮明;陈明利;邱燕;;观赏植物水培根系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J];北方园艺;2010年08期

  曾小玲;方淑桂;陈文辉;钟开勤;黄建都;;不同基因型大白菜耐湿性综合评价[J];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伍成厚;黄春燕;江碧玉;李冬妹;叶秀粦;;不同营养液对水培五唇兰生长发育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袁嘉晨;花叶细辛(Asarum Splends)水培技术及其生理与结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兰军;转ppk基因烟草植株的建立及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功能的验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高丽萍,陶汉之,程素贞,程茱萸,陈佩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5年01期

  邹国林,裘名宜,朱彤;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应用前景[J];氨基酸;1991年03期

  陈锦云,林祥永,兰志斌,曾军,苏珍山;超氧化物歧化酶防治烟草气候斑点病效果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1996年05期

  罗中元,友,唐厚传,史济林;晚稻涝害损失及对策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5年04期

  彭克勤,夏石头,李阳生;涝害对早中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李乐农,麻浩,李继军曾盔,孙福增;淹水处理对不同水稻品种碳氮代谢的影响[J];湖南农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蔺万煌,孙福增,彭克勤,李乐农,王惠群,夏玮;洪涝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曾亚文,申时全,林兴华,徐福荣;强耐冷性籼粳亚种间杂种后穗期的耐冷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陈永华;赵森;严钦泉;肖国樱;;不同淹涝强度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农艺性状和生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6年05期

  陈清泉,宋光泉,欧阳静仁;籼型杂交稻与常规稻米质特性差异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1年02期

  李满兰;陈炜钦;潘玉燊;杨观宋;李康活;;杂交稻、常规稻的氮肥利用特点[J];广东农业科学;1988年06期

  李关荣,刘启鑫,李帮秀;水稻酯酶同工酶谱差异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沈掌泉,王人潮;杂交稻与常规稻的光谱特性差异初步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3年S1期

  黎华寿;聂呈荣;胡永刚;;模拟酸雨对杂交稻常规稻野生稻影响的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罗宽;廖晓兰;戴良英;黎定军;;一种保持杂交稻活力的植物源药物研究[A];新世纪(首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技术论坛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2年

  马廷臣;李泽福;夏加发;王元垒;赵宝;;不同生育期淹涝对不同品种水稻的影响[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李志刚;叶正钱;蒋彬;杨肖娥;V.V.Virmani;;不同养分管理对杂交稻生育后期功能叶生理活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A];2003年广西植物生理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张学树;黎华寿;王文;;刈割对普通栽培稻、杂交水稻和常规栽培稻实验种群的影响[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严重兵;孙会兰;;探讨杂交稻亲本分蘖进程和展始历期在制种中的应用[A];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斌;;滇南思茅地区杂交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A];植物与粮食安全——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论文集[C];2004年

  李志刚;叶正钱;蒋彬;杨肖娥;V.V.Virmani;;不同养分管理对杂交稻生育后期功能叶生理活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鄢章林;曾忠祥;袁诗富;欧阳朝晖;;优质稻“昌米011”经济效益分析研究[A];全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学术文集[C];2000年

  刘德林;裴友良;;超级稻专用缓控释肥氮素效率研究[A];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研发杂交稻 养活更多人[N];海外版;2010年

  Qaiser Hussain;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态随水稻品种和生育期的变化及其农田温室气体意义[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王强;超高产杂交稻(Oryza Sativa L.)光合作用和光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程式华;水稻核不育系的分类、遗传及亚种间杂交稻亲本选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刘少华;水分对高产杂交稻功能叶光合及抗氧化系统特性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王贵民;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衰退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功能特性变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