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药科作物

扶桑绵粉蚧特征习性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1-4 12:40:37 人气: 标签:锦葵科作物有哪些
导读:扶桑绵粉蚧属半翅目、粉蚧科、绵粉蚧属,完成1个世代,雌虫需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雌成虫、若虫活体通常淡至橘,虫体椭圆形,2龄后体表逐渐被白色蜡质分泌…

  扶桑绵粉蚧属半翅目、粉蚧科、绵粉蚧属,完成1个世代,雌虫需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雌成虫、若虫活体通常淡至橘,虫体椭圆形,2龄后体表逐渐被白色蜡质分泌物覆盖,体背面有系列黑斑,其中腹部背面明显可见3对黑色斑点,体缘有白色蜡突,均短粗,腹部末端2对较长。若虫分3个龄期:1龄若虫长约0.07 mm,宽0.037 mm左右;2龄若虫长0.75~1.1 mm,宽0.36~0.65 mm;3龄若虫长1.02~1.73 mm,宽0.82~1.00 mm;雌成虫长3.0~4.2 mm,宽2.0~3.0 mm,腹部下有白色棉絮状的卵囊,并向后膨伸出体外,产卵或若虫于卵囊中,刚产下的卵橘色,孵化前变粉红色。据报道,雄虫需经过卵、若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雄虫一般在2龄末期停止取食,分泌蜡丝,进入蛹期,蛹期虫体被蜡丝包裹,剥去丝茧可见虫体呈浅棕褐色,体长(1.41±0.02)mm,宽(0.58±0.06)mm,雄成虫羽化后可见虫体黑褐色,体长(1.24±0.09)mm,宽(0.30±0.03)mm。

  据观察,当地扶桑绵粉蚧种群在番茄寄主为害期间,仅在10月1日前后见到雄虫形态,其他时期均于雌若虫和成虫形态为害植物,以营孤雌生殖为主。雌成虫产卵、小若虫于白色棉絮状的卵囊内,卵期很短,孵化大多在母体内进行,行卵胎生,5月后观察卵囊内大多为若虫。产下的1龄若虫活跃,爬行迅速,从卵囊中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1~2龄若虫喜欢取食植物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腋、叶片(叶片正反两面均有分布)、花芽。2龄后逐步向叶脉、叶柄、花果柄、嫩枝转移为害。3龄若虫及雌成虫喜在较粗壮的叶柄、花果柄、嫩枝及主秆、主枝上群集为害。

  据实际观察,参照安吉县历年气象资料和莹等提出的扶桑绵粉蚧发育起点温度(7.39℃)、雌虫世代发育有效积温(889.89℃)指标分析,安吉县扶桑绵粉蚧年发生代数为5~6代。3月随气温回升,越冬代低龄若虫开始活动,至4月中下旬完成越冬世代,出现少量雌成虫,开始产卵,完成1个世代达170天左右。第2~6代雌成虫分别出现在5月下旬6月初、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上中旬和10月上中旬,完成一个世代20~35天,其中3~4两代发育较快。因扶桑绵粉蚧单头雌虫产卵量大,每囊有卵(或若虫)150~600粒(头),且产卵历期平均达10天,一般5~15天,所以世代重叠严重,各虫态并存。扶桑绵粉蚧在本地5~6月虫情,为害初显。7~9月高温季节是繁殖盛期,虫口数量迅速增长且世代重叠严重,为害加重。10月1日前后见到雄虫形态,部分个体行有性生殖,虫量显著减少,11月露地很少见到该虫。扶桑绵粉蚧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其在温室中可终年繁殖,代数增加。在22~27℃范围内,扶桑绵粉蚧的存活率最高,繁殖力最强,是该虫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而高温和低温对扶桑绵粉蚧的均是不利的。201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期间,若虫死亡率增加,发育历期延长,雌成虫产卵量减少,空囊率增多,且下代1龄若虫有发育不整齐、部分个体滞育现象明显。扶桑绵粉蚧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生长发育存在很大差别,喜欢取食番茄、茄子、辣椒、丝瓜、南瓜、太阳花等植物疏松、嫩而粗壮组织,且发育快、成活率高;而在马唐、叶下珠、决明子等植物上生长、发育缓慢、滞育、存活率低,完成世代发育个体较少。

  扶桑绵粉蚧体表被白色蜡质覆盖,落水后可短时漂浮水面或攀爬于漂浮残株残叶上转移为害,长时浸水则蜡层,虫体下沉死亡。

  扶桑绵粉蚧主要为害寄主植物幼嫩部位,包括嫩枝、腋芽、叶片、花芽和叶柄,也可在老枝和主茎上为害。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植物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结实少、果实变小、畸形;虫量大时,大小白色虫体聚集于枝秆、果柄和粗大的叶脉,并伴有白色蜡粉和珠状蜜露,嫩低龄若虫遍布叶片、花蕾、嫩枝,出现卷叶、龙头现象,亦可造成花蕾、花、幼果失水干瘪或脱落;分泌的蜜露影响果实商品性并诱发煤污病可导致叶片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整株作物失水干枯死亡。

  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和若虫无翅,自身扩散能力较弱,主要通过株叶接触染有扶桑绵粉蚧虫源的土壤、残株、植株转移为害,或通过风、水、动物和人在田间活动完成近距离。染有扶桑绵粉蚧虫源的土壤、植物和被侵染材料的调运、随意倾倒处理等人类活动是远距离的主要原因,如从疫区调运带虫花卉苗木、蔬菜,可使扶桑绵粉蚧迅速扩散到新地区,短期内在适生地繁殖并迅速扩散蔓延。

  在本地阳台、庭院、绿化带、露地花草和蔬菜上观察扶桑绵粉蚧发生为害情况,阳台、庭院栽植的虫情时间明显早于绿化带、梦见拉屎在裤子里菜地。绿化带、菜地自然生态较好,周边植被相对丰富,存在着扶桑绵粉蚧虫害的制约因素。陈华燕等对扶桑绵粉蚧的天敌进行调查,现8种天敌,其中,捕食性天敌有4种,分别是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Swartz)]、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maculatus(Fabricius)]和圆斑弯叶毛瓢虫[Nephus quadrimaculatus (Kamiya)];寄生性天敌有4种,分别是松粉蚧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occois Smith)、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长崎原长缘跳小蜂[Prochiloneurus nagasakiensis (Ishii)]和粉蚧广腹细蜂(Allotropa sp)。8月上旬在番茄植株上发现有寄生蜂寄生扶桑绵粉蚧现象,本地的天敌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

  加强对绿化带、房前屋后、农产品交易市场及其周围的农作物及杂草的普查,调查时,要仔细检查重要寄主植物番茄、茄子、辣椒、丝瓜、南瓜、太阳花等地上部分,看有无白色蜡粉、白色虫体,对照扶桑绵粉蚧形态特征(如虫体背部有一系列的黑色斑)加以确认。及时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及时发现,及早防治。

  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对扶桑绵粉蚧的认知度,力争实现群防群控;利于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做好疫点药剂处理,被害作物残体要统一进行药剂处理后并焚烧或深埋。杜绝并减少乱弃感染植株和盆土的现象,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①选择对药剂品种 根据现有文献报道,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吡虫啉乳油、啶虫脒乳油、毒死蜱乳油是防治扶桑绵粉蚧的有效药剂,48 h后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在田间施药后第5天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1%以上,其中啶虫脒和毒死蜱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16%和98.12%。用4.5%氯氰菊酯1 500 倍液、2. 5%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扶桑绵粉蚧若虫和成虫效果较好。本地试用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和10%吡虫啉乳油1 000倍药液均匀喷雾效果理想。

  ②科学施药 压前控后,扶桑绵粉蚧1~2代1龄历期长,白色蜡状分泌物少,且虫态相对整齐,尚未形成世代重叠,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早期防治有利降低虫口基数,可争取主动,着重做好苗期喷药、带药移栽和早期防治。适时喷药,扶桑绵粉蚧2龄后表面开始覆盖白色蜡状分泌物,随虫龄延长和蜡状分泌物增厚,影响药剂防效,应掌握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在对作物进行喷药时做到均匀喷药,整株喷药,叶片正都要喷到药液,同时因扶桑绵粉蚧寄主多,对田间、沟边、边的其他植被也要同时喷药防治。发生严重的地方要向土壤施药,使药剂能够渗入到根部,以消灭地下种群。在用药上,应选用对天敌杀伤力低的高效低毒农药,并交换用药,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生态,有利于天敌繁育。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友情提醒:网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多种多样,谨防上当!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